我國科學家設計出新型濾光片以提升恒星金屬豐度測量精度

2024-07-09 派大星

6月21日,記者從中科院獲悉,中國科學院大學聯合多家科研機構,通過利用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和歐空局蓋亞衛(wèi)星(Gaia)的觀測數據,成功設計出一種針對Gaia無縫光譜數據測量恒星金屬豐度的最佳濾光片。這項研究成果顯著提升了恒星金屬豐度的測量精度,相關研究已在線發(fā)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通訊》上。


我國科學家設計出新型濾光片,提升恒星金屬豐度測量精度

(圖源網絡,侵刪)

關鍵突破:精準測量恒星金屬豐度

恒星大氣參數的精準測量對于天文學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其中,恒星金屬豐度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傳統上,恒星金屬豐度的測量依賴于光譜數據或測光數據。在基于測光數據的方法中,科研人員通常使用各種紫外寬帶濾光片和藍端濾光片來估算金屬豐度,但這些方法存在測量精度的局限性。

創(chuàng)新設計:新型濾光片顯著提升測量精度

此次研究中,科研團隊通過一系列不同中心波長和帶寬的濾光片,對Gaia無縫光譜數據進行分析,并以LAMOST測量的恒星金屬豐度作為參考標準,最終確定了最佳濾光片。該濾光片的中心波長為379納米,帶寬為64納米。研究結果顯示,新設計的濾光片在金屬豐度測量上的精度比傳統濾光片提高了約2倍。

重要發(fā)現:測光精度與敏感性同等重要

中國科學院大學黃樣副教授指出:“我們的研究首次定量揭示了用于恒星金屬豐度測量的最佳濾光片不僅需要對金屬豐度敏感,還需充分考慮測光精度的影響?!边@項研究表明,在設計用于測量恒星金屬豐度和其他恒星大氣參數的濾光片時,測光及定標精度與敏感性同樣重要。

未來應用:提升恒星參數測量精度

北京師范大學苑海波教授表示,這項研究不僅有望進一步提升恒星參數的測量精度,還可以為測光巡天望遠鏡的濾光片設計提供方法指導。這一突破性的成果將為天文學研究帶來新的機遇,助力科學家們更精準地探測和分析宇宙中的恒星。


標簽: 新型濾光片